第一名:四川大学
川大位于成都,是成都的重点大学,而成都作为吃货的天堂,这所学校能在这座城市,自然也是不会差的。川大的食堂不仅干净卫生,而且还经济实惠,饭菜也是色香味俱全。
看看这些精美的小吃,真想问问川大的同学,读书四年,吃了四年的美食,长了多少的肉肉。
第二名:厦门大学
厦门大学当然位于厦门了,这座临海城市,海鲜自然是十分丰盛的,也是食堂里必不可少的。
第三名:中国农业大学
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更喜欢叫自己的学校为中国食堂大学,可以说不仅好吃,还有着自己独特的称号。
北京的学校众多,这所学校能够在北京高校里登顶榜首,足矣想象到它的食堂到底有多好吃。最重要的是,很多食材都是学生自己种的,学生在吃饭时可以感受到自己种菜的不易,避免了浪费的现象。
第四名:陕西师范大学
西安也是一所著名的城市,当地的美食也特别多,尤其是肉夹馍等特别的出名。陕西师范大学也有一个别称,那就是陕西吃饭大学。
师范大学,一般都是女孩子比较多一点,而每个小女生都是吃货,这可能也是学校食堂好吃的原因之一吧。
第五名:同济大学
同济大学是一所双一流的名校,不仅实力非常的出众,它的伙食也是非常不错的。并且同济大学的美食还上过电视,妥妥的网红大学食堂,有着自己的招牌菜,糖醋排骨。
不少同学看了这5所学校的食堂,都表示,拼搏百天,考上这几所大学,吃遍整个食堂。

谢小秘书邀;
法国的影响力是世界性的!
法国硬实力名列世界前茅法国是世界第六大经济强国,第五大军事强国,第五大贸易强国,第六大农业强国。法国只有6699万人口,本土面积554万平方公里(加上海外面积共673万平方公里)。上述成绩单足以逆天!
着重说一说法国的工业、农业
法国拥有完善的工业体系,在航天、航空、军事装备的制造能力居于世界顶尖水平。
法国空客制造中心
法国拥有现代化的生态农业体系,甜菜产量世界第一,葡萄酒世界第二,牛奶世界第三,肉类世界第四,小麦玉米世界第五。法国软实力居世界一流水平〇 巴黎是世界奢饰品、时装时尚、香水、香槟酒之都。
卢浮宫夜景
〇 法国是拥有阿尔卑斯雪山、地中海蓝色海岸、巴黎圣母院、凡尔赛宫珍藏、香榭丽舍大街购物的旅游休闲大国。
香榭丽舍大街夜景
〇 法国是现代奥林匹克发源地,巴黎红土网球赛、环法国自行车赛、法甲足球联赛世界闻名。
环法自行车赛
〇 法国6000多万高素质人口,把友善浪漫气质、文明礼貌非歧视、包容自信的民族性向世界广泛传播着。法国综合影响力遍布世界!〇 法国是联合国五常,法语是联合国五大官方语言之一。法国又是欧盟的主导国之一,北约的重要成员。〇 非洲是法国后院(非洲有31个法语国家)。〇 美洲圭亚那(法属)耸立着欧洲航天发射中心,美国纽约耸立着法国馈赠的“自由女神照耀世界”雕像。
法美传统友谊象征;美国自由女神塑像
〇 法国还是极具科学底蕴的国家,历史上杰出科学家辈出,主要有;韦达(数学家), 笛卡尔(数学家),布莱斯•帕斯卡 (物理学家),库仑 (物理学家),安培(物理学家),拉瓦锡(化学家),玛丽•居里(波兰裔化学家、物理学家),拉马克(生物学家), 巴斯德(微生物学家)等。
玛丽•居里
〇 今天,法国的高等教育、实验室、人才规模水平也居于世界一流水平。
世界一流的巴黎文理研究大学,培养了3位法国总统,1位塞内加尔总统,走出了33位诺贝尔奖得主、14位菲尔兹奖得主。
法国的强大还在于它独立自主的个性。法国有自己的理念,不会盲目跟风崇拜强者。拿破仑不满足欧洲中世纪混沌现状,创造了法兰西共和国,虽然失败,但加快了欧洲文明的前进步伐。法国在二战被德国践踏,都知道法国政府投降了,但很多人不知道,法国军人自沉了自己的地中海舰队,他们拒绝为邪恶法西斯而战!法国是北约创始成员国之一,但中途退出,后又重新加入,现在又对北约颇有微词。这不是忸怩作态,而是基于法国对于欧洲安全形势、法国自身安全利益作出的判断!法国被世界称为四处打鸣的“高卢雄鸡”,但当今面临美国的“一言堂”,世界需要这样的雄鸡!
要说法国,得先提下英国。英国实力那么强大,但在欧洲,英国最不放心的国家就是法国。英国搞的离岸平衡和大陆均衡策略,一定程度上就是防着法国的。为什么要防法国?自然是因为法国太强大了。现在的法国由查理曼帝国之一的西法兰克王国演变而来。经历了蛮族入侵、对外战争、内部割据,一直到中世纪的末期,英法百年战争后,法国走向了统一之路,开始成为欧洲大国之一。此后的法国开始向强国,甚至是超级大国进发。1678年,在法荷战争中,法国获胜,开始称霸欧洲,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被称为“太阳王”。当时法国有人口2000万,总量为欧洲第一。1763年,七年战争法国虽然战败,综合国力有所下降,但仍居欧洲大陆第一,在欧洲仅在英国之后。1789年-1799年,大革命推动法国史诗式的转变,革命中传播的自由、民主、平等的思想影响世界。1804年,拿破仑称帝,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。法国打遍欧洲,一时间成为欧洲的霸主,其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一。与此同时,法国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殖民地,到19至20世纪初成为仅次大英帝国的第二大殖民帝国。巅峰时期,法国殖民地面积达12347万平方公里,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86%。二战后,法国的大国地位有所下降,但还是排名靠前的大国。现在的法国依旧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,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五。法国为什么还这么强呢?首先,法国天然就是一个大国。它的自然条件实在太好了。法国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,而且大部分领土都处于平原和丘陵之上。法国的气候也比较适宜,西边有温带海洋性气候,南边有地中海气候,中东部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。这样的条件发展农业再合适不过。法国人口比较密集,而且人口恢复比较快,和自然条件关系很大。当黑死病消灭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时,法国只用了不到100年时间就恢复如初。可见,法国的自然条件之好。法国三边临海,三边靠岸,这就注定了法国的发展不仅有农业,还有手工业和商业。在中世纪中期,法国的农业、手工业、商业发展很快,尤其是商业发展更为迅速,出现了市民阶级,这在欧洲都是独一无二的。其次,法国较早完成了统一。当中世纪欧洲其他国家还在混战时,得益于商业文明的发展,法国已经进行了统一,并逐步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。统一国家的好处就不多说了。最基本就是有利于政治、经济的发展。统一的法国长期碾压其他欧洲国家,只有神罗能抗衡,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逐步确立。再次,新航路的开辟使外贸易的重点从地中海转到大西洋,靠海的法国乘势崛起。从渔民便在纽芬兰一带航行,到在西非建立了法属西非,法国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,触角遍及新旧大陆。尤其是在非洲的北部和西部,法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。法国在殖民地的常规操作便是,开展贸易商旅,从事奴隶交易,进行宗教文化统治,向国内输入资源。这些都有利于法国的资本积累,当然后来也促成了殖民地对法国的文化认同。最后,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,法国较早开展了工业革命,纺织、铁路等工业发展很快,领先欧洲其他国家。在需求的推动下,法国又频繁点燃科技树,向外输出商品和技术,这些都成了变身大国的重要加持。“史趣”说:法国的强大只是历史性的。二战后,殖民运动蓬勃发展,法国丧失了大量的殖民地,国力逐步下降。再加上数百年的资本、技术积累逐步消耗,法国虽然在若干个领域很强,但往日的大国荣光已不复存在。现在的法国陷入了高福利的泥沼无法自拔,经济又缺少内生动力,以前的老本迟早要吃完,法国人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未来。正所谓烂船还有三千钉,时至今日,除中美俄之外,法国依旧是这颗星球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。
尤其是在非洲地区,法国的影响力甚至远超中美俄。不说别的,拿著名的“非洲雄狮”卡大佐举例。当年卡大佐在英国搞了恐怖袭击事件洛克比空难,造成270人死亡,英国除了抗议,压根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,后来还是在其美国爸爸的带领下才搞了搞经济制裁。苏联解体后,卡大佐依旧我行我素,压根不把五常放在眼里,不仅怼俄罗斯,挑衅东方大国,而且还挖美国石油美元霸权的墙角。但这一切都没有让卡大佐倒台,直到他要搞非洲。2009年,由卡大佐牵头,成立了非洲投资银行,后来还成立非洲货币基金,2011年初,卡大佐还准备成立非洲中央银行,这下把法国惹毛了。要知道,非洲地区很多国家的货币是非洲法郎,卡大佐这么搞,简直就是拿刀剁法国人的命根子。所以,法国点头了,随后美国和英国才敢介入利比亚内战。于是,2011年10月卡大佐身首异处,那结局,简直是惨到酸爽。
所以,法国强大的根源,实际上来源于对原有殖民地(主要是西非地区)的控制,而且,法国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力度跟强,其他大国很难插手。
法国崛起之路
最初,法国的大部分殖民地并不在西非地区,反而是集中在北美地区,这块地叫做新法兰西。但是,到了18世纪时,由于全球殖民地瓜分的七七八八了,新的殖民地暂时没有开发出来,所以,帝国主义之间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内卷,开始为了现有的殖民地大打出手。而英法两国首先在北美展开了竞争。
1700年,由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绝嗣,法国波旁王朝王室成员继承了西班牙的王位。由此,英国联合了荷兰、葡萄牙、神罗等国围攻法国。此战法国惨胜,虽然波旁王室继承了西班牙王位,但海军却几乎损失殆尽,陆军也基本上变成了残废。更重要的是,法国在北美的纽芬兰、阿卡迪亚和哈德逊湾等属地被英国夺走由此开始,英国在与法国的殖民地争夺战中取得优势。随后,英国对法国步步紧逼,不断的介入欧洲各国矛盾,迫使法国多次卷入欧陆战争,比如奥地利王位继承战、七年战争等等。连年的战争使得法国损失了大片殖民地,国力也因此一蹶不振。然而,法国还是不服气,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以近乎败家子的方式援助美国,希望以此拖垮英国。但事与愿违,美国倒是因为法国的援助独立了,法国却因此爆发了大革命,促使了波旁王朝垮台。法国本土出了乱子,外面的殖民地也几乎损失殆尽。拿破仑时期,美国更是瞅准机会,花了1500万美元买下了法国在路易斯安那的200多万平方公里殖民地。等到拿破仑失败后,法国几乎被打回原形。此后,法国蛰伏了一段时间。
1830年,法国再次开启殖民征程,将目标锁定在了中美洲和非洲。对于中美洲,法国首先看中的是墨西哥,但由于美国的介入,法国的计划落空,只能选择非洲。当时,法国的首个目标是奥斯曼帝国名义管辖的阿尔及利亚。拿下阿尔及利亚后,法国以此为基地向西非、中非地区扩张。如今北非的摩洛哥、突尼斯,西非的毛里塔尼亚、塞内加尔、几内亚、马里、贝宁、科特迪瓦,中非的尼日尔、乍得、中非共和国及刚果共和国都成为了法国殖民地。这一次的殖民道路,法国一改以往粗犷的管理方式,开始注重对殖民地加深控制。最明显的是法国并不像英国,把殖民地原有的管理人员打造成“二鬼子”,通过“二鬼子”代为管理殖民地。法国的做法是从上而下建立一套完善的官僚体系,牢牢的掌控殖民地的人事权、司法权和财政权等等,以此将法国的政令深入到每一处殖民地。这种方式虽然成本高,但却实实在在的加深了法国对殖民地的掌控力。如此一来,这些殖民地如果贸然离开法国,行政管理基本上会立刻瘫痪。一战之后,法国殖民地扩张到极限,稳居世界第二,大致如下图;
法国五常之路
1940年5月10号,德国入侵法国,仅仅一个多月后的6月14日,德国军队就开进了巴黎,法国政府随即垮台,成为了德国的傀儡。当时仅是准将军衔的戴高乐跑到了英国,宣布建立自由法国,但除了英国之外,没有任何国家承认其地位。就在此时,美苏两国决定趁你病、要你命,不仅要干翻德、日法西斯,更要拆解英、法殖民地。因此,我们看到了一个奇特现象,罗斯福提议成立联合国,最初只有四个常任理事国名额,分别是中、美、英、苏,压根没有法国的份儿。而且,重要的国际会议,比如开罗会议、德黑兰会议都看不到法国的身影。可以说,此时已经算得上是法国的至暗时刻了。
如果按照这种剧情发展,法国别说混到联合国五常了,战后成为一个地区性大国都烧高香了。然而,事情的发展很快就出人意料。由于法国对西非殖民地深耕百年,这里很大一部分黑人已经形成了与法国【荣辱与共】的观念,甚至一部分人都认为自己就是法国人。正因如此,当二战的天平倒向同盟国时,原来投奔维希法国的非洲殖民地并没有像英国的殖民地一样闹独立,反而是迅速反水,投奔了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。如此,戴高乐稳定了法国的基本盘,算是恢复了一定的实力。之后,戴高乐又找到了斯大林,希望苏联可以拉法国一把。斯大林本着遏制美国在西欧扩张的原则和法国签订了《法苏互助联盟条约》,法国也得到了苏联的支持。另一方面,英国的丘吉尔绞尽脑汁想着在战后保全殖民地,所以,法国对于英国而言唇亡齿寒,他从始至终极力建议法国位列五常。
1944年诺曼底登陆战后,戴高乐带着从非洲组织的军队抢先进入了巴黎,对巴黎的群众发表了演讲,主要内容是维希政权只是一段插曲,法兰西共和国一直都存在,另外,法国的解放离不开法国人的功劳。虽然是假话,但演讲过后,巴黎人很受用,同时也明白了戴高乐不会秋后算账,所以迅速把他捧上神坛。趁此时机,戴高乐也重新凝聚了法国的人心,成立了政府,完成了对法国政权的掌控。此时,法国实力彻底恢复,如果美国强行将法国拒之五常门外,那相当于美国同时硬刚苏、英、法三国。所以,法国顺利进位五常。
维持强国影响力
成为五常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了,如果实力配不上地位,那只能落得个名存实亡的结果。关于这一点,戴高乐异常清醒。所以,在二战之后,法国迅速成立了原子能委员会,拼了命的往核武俱乐部里面挤。但此时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。
戴高乐这个人在西方世界堪称异类,在他的世界观里,他非常反对多党制,认为多党制很难让国家形成统一的意志,很容易让国家陷入低效、党争,甚至是分裂的境地。因此,戴高乐与议会发生冲突,选择了辞职。戴高乐辞职之后,法国的发展果然不尽人意,内阁不稳,以及阿尔及利亚问题让法国政体陷入危机。无奈之下,法国政坛呼吁戴高乐重新执掌法国,最终在1959年1月,戴高乐宣誓就职法国总统。戴高乐重新出山后,摒弃了前任政府向美国靠拢的政策,也抛弃了所谓的意识形态斗争,不管你是姓资,还是姓社,只要不符合我的利益,老子就不跟你玩。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则,戴高乐愤然退出北约,随后开始谋求和我国,以及苏联改善关系。也是在这一时期,中法正式建交。另外,戴高乐还加大了对核武器研发的投入,终于在1960年完成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。随后,戴高乐又批准了60亿法郎的军事预算,立刻上马了研发三位一体核打击技术的项目,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核力量。
除了军事方面,在经济方面,法国也积极发展。当时,由于美苏的推波助澜,殖民地的独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,但法国绝不甘心坐以待毙,于是在1959年创造了中非金融合作法郎,让中非法郎成为了法属中非的法定货币。第二年,西非法郎也成为了法属西非的法定货币。随后,法国财政部完成了对法属西非银行和法属中非银行的控制。因此,法国表面上虽然放弃了非洲的殖民地,但实际上却完成了对原有非洲殖民地的金融控制,以最小的成本获得了最丰厚的利润。进入六十年代之后,戴高乐又提出了欧洲人的欧洲,力图降低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。随后,欧盟的前身欧共体成立,法国成为了欧共体的扛把子,影响力再上一个台阶。靠着欧盟扛把子,非洲金融宗主国的地位,法国的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,赚的盆满钵满,发展出了相对完善的军工体系。也因此,时至今日,法国的武器在全球军售市场上依旧占据着相当一部分份额。
最后说一下,在上世纪的殖民地独立浪潮中,法国依旧保存了不少海外领地,比如马提尼克、瓜德罗普、法属圭亚那、留尼汪、马约特等等。这些领地大部分是散落在世界各大洋中的“点”,但却极具战略价值。比如位于非洲马达加斯加西部,紧邻科摩罗的岛屿马约特岛。该岛扼守着莫桑比克海峡,凡是无法从苏伊士运河通行的船只都要从此经过。1975年,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,联合国五常中的四常都同意科摩罗收回马约特岛,但法国却动用了一票否决权,坚决不撒手。也正是靠着这些海外领地,法国本土面积虽然只有55万平方公里,但领海却拥有1008万平方公里,相比之下,仅次于美国,超过了我国的两倍还多。地图是这样的;